作者 | 金珊 倪雨晴 万倩倩
编辑 | 陈思颖 包芳鸣 梁明
9 月 11 日,A 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,截至午间收盘,沪指翻红涨 1.12%,深成指涨 2.63%,创业板指涨 4.31% 站上 3000 点。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 1.5 万亿。全市场超 3300 股上涨。
板块上,CPO、PCB、覆铜板、A 算力等 AI 概念指数涨幅居前,创新药、减肥药低开走弱,随后反弹跌幅收窄。
AI 产业概念股爆发
"英伟达链"强势拉升
今天,AI 产业链表现活跃,覆铜板、PCB、CPO、基站等多个概念领涨。
英伟达产业链指数涨幅超 4%。
个股方面,工业富联涨停创历史新高,总市值超 1.17 万亿元;青山纸业 8 天 5 板,中科曙光、海光信息涨停,寒武纪涨超 10%,嘉元科技、中际旭创、新易盛、天孚通信、中芯国际等跟涨。
消息面上,据财联社报道,OpenAI 据悉已签署一项协议,将在大约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价值 3000 亿美元的算力。甲骨文昨晚收盘大涨 36% 创纪录新高,市值单日暴增约 2500 亿美元。
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,从今年半年报来看,A 股算力产业链的成长性正在被市场重新定价。龙头公司业绩和股价的共振,都显示出产业景气的确定性,是全球 AI 基础设施扩张带来的需求释放。而英伟达作为 AI 超级巨头,推动着产业链共同上升。
"英伟达链"成为继"果链"之后,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。不少果链公司进入英伟达产业链,在精密制造基础上加大合作布局。
同时,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企业虽然并非处在芯片等最前沿的"高精尖"环节,却凭借精密制造与规模优势,逐渐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关键位置。而算力产业链集群的成长,体现了国内科技公司技术不断成熟、向高端布局、拓展全球市场的能力。他们也是新质生产力中智能制造业的佼佼者,在 AI 基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从多家公司的财报来看,它们几乎都提到算力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。据中际旭创财报梳理,为了满足 AI 应用兴起带来的推理和训练需求,海外云服务厂商持续加大 AI 基础设施建设,整体资本开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。2025 年第二季度,微软、亚马逊、Meta、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 69% 至 874 亿美元。根据 Factset 一致预期,2025 年这四家云厂商的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 50% 至 3338 亿美元。
2025 年第一季度,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(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百度)合计 CAPEX(资本开支)为 550.12 亿元,同比增速 99.38%。国内互联网厂商逐步加大对 AI 相关业务的投入,并加速将 AI 技术整合进其原有业务,对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,由此推动了其资本开支的大幅增长。
国盛证券指出,近期光通信板块经历了显著波动。然而,海外 AI 算力领域的大额订单与强劲需求表明,光模块行业的基本面依然稳固,AI 驱动的算力扩张周期远未结束。短期市场的情绪化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优质的配置时机,中长期我们依旧坚定看好光模块赛道。
西部证券认为,在生成式 AI 模型快速发展,应用加速落地的背景下,AI 算力基础设施持续迭代,并获得有望加速建设,与客户存在较强商业绑定关系的行业头部企业有望获得弹性较大、确定性较高的增长。
(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)
出品 | 21 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配资门户查询
佳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